笔趣阁

笔趣阁>花边文学 > 再论重译(第1页)

再论重译(第1页)

史贲

看到穆木天先生的《论重译及其他》下篇的末尾,才知道是在释我的误会。

我却觉得并无什么误会,不同之点,只在倒过了一个轻重,我主张首先要看成绩的好坏,而不管译文是直接或间接,以及译者是怎样的动机。

木天先生要译者"自知",用自己的长处,译成"一劳永逸"的书。

要不然,还是不动手的好。

这就是说,与其来种荆棘,不如留下一片白地,让别的好园丁来种可以永久观赏的佳花。

但是,"一劳永逸"的话,有是有的,而"一劳永逸"的事却极少,就文字而论,中国的这方块字便决非"一劳永逸"的符号。

况且白地也决不能永久的保留,既有空地,便会生长荆棘或雀麦。

最要紧的是有人来处理,或者培植,或者删除,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。

这就是批评。

然而我们向来看轻着翻译,尤其是重译。

对于创作,批评家是总算时时开口的,一到翻译,则前几年还偶有专指误译的文章,近来就极其少见;对于重译的更其少。

但在工作上,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,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工力,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。

如木天先生所说,重译有数种译本作参考,这在译者是极为便利的,因为甲译本可疑时,能够参看乙译本。

直接译就不然了,一有不懂的地方,便无法可想,因为世界上是没有用了不同的文章,来写两部意义句句相同的作品的作者的。

重译的书之多,这也许是一种原因,说偷懒也行,但大约也还是语学的力量不足的缘故。

遇到这种参酌各本而成的译本,批评就更为难了,至少也得能看各种原译本。

如陈源译的《父与子》,鲁迅译的《毁灭》,就都属于这一类的。

我以为翻译的路要放宽,批评的工作要着重。

倘只是立论极严,想使译者自己慎重,倒会得到相反的结果,要好的慎重了,乱译者却还是乱译,这时恶译本就会比稍好的译本多。

临末还有几句不大紧要的话。

木天先生因为怀疑重译,见了德译本之后,连他自己所译的《塔什干》,也定为法文原译是删节本了。

其实是不然的。

德译本虽然厚,但那是两部小说合订在一起的,后面的大半,就是绥拉菲摩维支的《铁流》。

所以我们所有的汉译《塔什干》,也并不是节本。

七月三日。

(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《申报·自由谈》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相邻推荐:快穿,我凭本事打败男主  王妃策繁华  怀念狼  白夜  生化末日之末世降临  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  阿Q正传  超神学院之终极宇宙  鲁迅短篇小说选  钱的战争  万物有灵  玄幻:折剑百年,涅槃归来 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  高老庄  人民的财产  中华万年历全书  野草  大中国史  前妻讹上我  鲁迅作品选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大符篆师
小刀锋利大符篆师
执笔绘天地,以法镇苍穹  小白同学的大符篆师之路。...
特种奶爸俏老婆
二斗特种奶爸俏老婆
啥,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,居然要当奶爸?好吧,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,老子勉强答应了...
全职艺术家
我最白全职艺术家
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?略知一二。都会一点的意思?嗯,都会亿点的意思。怀揣系统,靠艺术征服世界,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。...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