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> 第三百一十章 有什么意义

第三百一十章 有什么意义

笔趣阁 www.52bqg.info,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!

    看着这些无关的车水马龙,我们三人突然停止了谈话。

    “有意义吗?兄弟们,我们有意义吗?”这是李茅的声音。“钱有挣完的时候吗?我们在这里探讨着的事情,对这间屋子以外的人,对这马路上的人群,对这个社会,对这个世界,有意义吗?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不大,但在我们之中,如同一声惊雷。

    我们都不敢看对方,我们之间都感到某种莫名的羞愧。李茅这一问,是我们都不敢面对的。

    “前几天,我父亲来了,他一辈子教书的学校,已经拆了,尽管我和然然捐过款,校舍也已经重修过了,但没有学生没有老师了。好学生都上街了,更好的到市里去读书了,最好的尖子已经到了济南青岛等大城市,我们乡中,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考上一本了,父亲有一句话,让我流泪了。”

    我们没有打断他,静听他哽咽的声音:“我父亲说:也许,我会是我们乡中考出去的,最后一个清华生了。”

    长久的沉默,这话捅到了我们心中的痛处。小苏从贫困农村来,我也是,李茅也是。我们用自己的努力,进了城市,挣了钱。但是,与我们一样的乡亲孩子们,如今大多在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里混日子。

    更多的根本没有信心读高中,为摆脱眼前的贫困,都出去打工,流落四方了。父母没信心,孩子没信心,连老师都没信心了。

    我们的经历证明,如果没能有好的教育,贫困是会传承的。在大多数乡甚至县的中学里,好老师都被市或省里的中学调走了,好生源也被大城市吸走,在恶性循环的状况下,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说法,有时,如同一个笑话。

    我们从那片土地来,看到他日渐荒芜和衰败。我们曾与那片土地的孩子是亲人,但我们却从来没想过,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。

    有意义吗?我们唱着上千元一瓶的酒,仿佛站在世界的潮头。但是,这个世界,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想起我那可怜的乡中,已经没有我熟悉的意气风发的师生了。我最爱的张老师,已经退休到成都,当了一名普通的老太太。那些曾经带给我们青春希望的年轻老师,也熬不住山区的贫困与孤独。

    孩子们呢?有条件的家长,早已到县到市,给孩子安排了更好的教育条件了。最需要改变命运的穷困孩子,他们接受着这种没有竞争力的教育,迟早会汇入打工者的大军,希望没有了,火种没有了。

    我当年惊异于县中与乡中的巨大区别,二娃和我,本来是一样起点的人,高考的差异如此之大。现在的差距,恐怕会更大一些吧。

    好久,小苏说到:“我大学的时候,也到贵州支过教,我原以为我老家穷,哪知道,贵州那地方,比我老家更穷,穷得让人无法想象。那里的学校,几乎成了儿童寄宿院,学习为辅,管住他们不惹事为主。有的学生,父母外出几年没见过面,有的学生,从小母亲离家,属于单亲。他们住的爷爷奶奶家,那房子,一脚都蹬得垮,他们是最需要改变的,而教育现状,却根本无法改变他们的处境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支教也是短时间的,不可能在那里长期工作,我们曾经给孩子们带了些希望,走的时候,又让他们失望。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,他们的最后亮光也暗淡下来,成了麻木的人。”

    听到他们的叙述,我更感觉自己的渺小。毕竟,为了这种改变,李茅出过钱,小苏出过力。但我,最早富起来的人,却没有实际行动过。

    这不正是班长给我提醒的吗?要做有意义的事。这不正是董先生给我嘱托的吗?要做大丈夫。

    这么久以来,我只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。什么感情,什么孩子,什么家庭。这不是无病呻吟么?我所拥有的生活,是多少人羡慕的啊。

    生活给了我巨大的馈赠,而我却不思回报。我过着少年时期自己不敢想象的生活,我取得了父母辈无法计算的财富。凭什么呢?凭文化和奋斗,我没有二娃有文化,我没有班长辛酸的奋斗历程,我没有王班长拼命的探索,我更没有眼前这两位,同情那片土地、那些亲人的善心。

    回想至今为止,除了我自己的亲人,我几乎没有给别人做过好事。汶川的孤儿,也是妍子提议收养的,我只不过是怀着私心看望了一下,点了一套西式快餐!

    我吝啬得如同守财奴,还不知足地在钱财上企图增加尽可能多的数字。在眼前两位的面前,我没有说话的资格了。

    这是第一次,在他俩面前自卑,因为道德感。

    “我想做件事,还没跟然然商量,我要尽我所能,把我的乡中,兴旺起来。”李茅说到:“我还没有好的办法,但已经有了一点思路,我先做做看。给我父亲看,给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看,给我那些贫穷老乡看,给那些孩子们看,给然然看,给我将出生的孩子看,我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。我不甘心,不甘心那个用最大努力培养我的地方,我成了最后一个清华生。”

    李茅说这些话时,语言中有一种悲壮的坚定,他的形象,此时,在我心目中,突然高大起来。理工男不是没有情怀,只是他把情怀凝聚在他的行动中。

    此时,这个逻辑性严酷得没人性的直男,突然吟诵出一句诗歌,我们都听懂了,因为他的声音哽咽,因为他的语言是一字一句咬出来的:“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,因为,我对这片土地,爱得深沉!”

    我不同得想起了艾青同时代诗人的一句,不自觉地念了出来:“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,延安的小米把我养大。”

    而小苏,却抹起眼泪来了,他没说话,没哭出声,他只是抹眼泪。好久好久,他才回过神来:“我读书的镇中学,我最爱的数学老师,现在在省城,给人当家教了。我真他妈的不是人。这个老师跟我亦师亦友,当年如果没有他的鼓励,我根本上不了一本,他每天辅导我数学,晚上还给我加餐,是用他自己的钱,他也是单身汉。要没有他,我数学高考不会有130分,要知道,我英语只考了80分,其它科也差,要不是数学,或者说这个老师,我根本没机会跟你们坐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他述说的平静中饱含着重量:“这老师在乡中呆不下去了,因为老给学生垫学费,他老婆骂他不会挣钱只会贴钱,他只好辞职,到省城挣钱来了。我知道,他的理想,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变更多学生的命运,而今天走的路,是他不愿意的。我给他钱,他不要,他说他今天挣得不少。但跟我说:如果不能改变几个贫困学生的命运,他觉得他活着没多大价值。我不知道该怎么帮他,我虽然没你们有钱,但改变他一个人的处境还是可以的。但是,如何实现他的理想,我根本没有信心。他用全力培养我,我却帮不了他,我真是无能!”

    “然然在大学里,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相当密切,他们甚至组成了利益共同体。就连她们中学的师兄弟,也在生意或者事业上,有互相帮助的习惯。她们所处的阶层,其实都是日子好过的人。恰恰是我们这些所谓凤凰男,成了乡亲的、父母的、老师的骄傲,却根本没有帮助到他们。”

    我听到这里,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。只要妍子同意,我愿意把酒吧的赢利拿出来,作一个教育基金。因为原来我就跟妍子商量过,这酒吧和利润,作我们孩子的教育基金。我们没孩子,这基金再用于教育,她应该是可以同意的吧。

    我说到:“老实说,跟你们比,我境界差大了。我想了想,我现在能够支持的只有钱,如果能够用钱来解决问题,那我愿意做,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    “庄哥,仅有钱,是远远不够的。”李茅说到:“我没投过钱吗?我们乡中,校舍重修的钱,实验设备的钱,都是我投的,有用吗?没有用。好老师都走了,没好老师,哪里教得出好学生?”

    “庄哥,以我原来中学为例,你是不知道惨状。”小苏说到:“一本率是多少?不到5%!我们在读书的时候,一本率还有10%以上呢。怎么办?连最爱教育的数学老师,都留不住,怎么办?生源也不行,家长也不重视,学生也没希望,混一天算一天。”

    我算了一下,按小苏所说的一本率,大概相当于全国所有高中的平均水平略低,当年的10%以上,已经高于平均水平了。看样子,他所说的现状还算是中等情况。可想一下,那些一本率达不到5%的学校,还有一大把。我想,我原来读书的中学,估计,要考上个一本,也是极少数人的事了。

    “那么,我们总结一下,究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?”李茅这分析思辨的习惯,又充分展现了出来。

    我们讨论了一下,关于教育这类的系统工程,按分析习惯,大概可以分为硬件我软件两个方面。从硬件上看,需要的是钱。但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比如李茅就投入过,但没什么好的效果。

    那么,原因主要就是在软件上了。所谓软件,大概分为生源、师资和制度了。

    “师资!关键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!”小苏得出了答案,我们都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我问到:“这恰恰是最难解决的问题。好老师被大城市调走,人往高处走这是必然规律,难不成,你能够把他们拉回去?”

    李茅说到:“最近,我有一个粗浅的想法。网易网不是开设了公开课了吗?互联网,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。”

    小苏兴奋到:“我也看了一些,比如耶鲁大学的讲课视频,我就对其中一个哲学教授讲的课非常感兴趣。要说我一个工科生,本来对哲学不感兴趣,我原以为这是我的性格。听了他的课后,我才知道,这是因为,我没碰上能够吸引我的哲学老师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”小苏又有疑问了:“这东西,如果看看讲座,丰富课余知识,有用。高考是个历时三年的,甚至把初中加上,是个历时六年的漫长过程。整个学习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,这么大的数据量,如何采集,如何播放,如何互动,这是个大问题。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,根本谈不上改变。只不过像看电视,过过眼瘾。”

    他说得没错,碎片化的知识,解决不了高考的问题。这里面除了老师的讲授,还有考试、作业及有针对性的辅导。更重要的是,同学之间的互动,极其重要。

    想当年,在县城高考前,二娃与同宿舍的同学,考前互问文学常识,那是多么高效多么有用的互动啊。我在乡中,长年第一名,根本没有这种互动的对手。

    李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:“还有同步性,每一年高考的形势是不一样的,各省的教材和考点也是不一样的,没有同步性就无法复制好学校的针对性,这是要命的。我们当年,为提高测验和作业的针对性,高中时专门派出两个老师,守在湖北黄冈中学的门口,跟那里的老师和学生拉关系,买他们平时的试卷,发回来给大家做。我刚开始做的时候,才觉得人家的难度有多大,自己的水平有多低,做久了,水平也就跟上来了。要不然,这高考,我能上清华吗?”

    小苏也说到,他们也做过黄冈中学的卷子。跟一流中学的进度一起,让高手拉着你进步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但是,这种偷偷摸摸的抄袭别人的做法,注定是不长久的,而且因生源的不同,教育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。怎么办?

    “我想了想,让好高中跟我们乡中联姻,我给钱,让他们把每一课,按高中低三个班次,同步通过互联网,发到我们学校,让我们学生与好高中的学生,享受同一个老师的即时教育,怎么样?”这是李茅的办法。

    小苏问到:“这恐怕不行吧,人家好高中政府补贴高,他能同意你干这事?”

    我倒想起一个办法:“那是有政府补贴的公办高中,我们找质量高的私立高中不就行了?我在武汉时,我就知道有一所著名的高中,叫武汉外国语学校,相当厉害,据说是民营的,学费很贵。那既然他是民营的,我们只要钱给得合适,有何不可?况且,给他戴一个教育扶贫的光荣帽,请你老家的领导专门出个文件,这不是难事吧?”

    “果然,庄哥就是高手!”李茅一拍大腿:“别说县领导,就是省教育局的领导,我也请得动。毕竟我还算是上市公司的董事,回我们省找行政上的关系,还是有面子的。况且,我们这是做好事。我知道青岛有一个著名的民营高中很厉害,找省教育局领导出面做工作,我给钱,应该阻力不大。”

    我接着说到:“我建议,你给省教育局领导做工作时,同时把这作为教育探索的一部分,争取在你们乡中进行试点。他不出一分钱财政资金,就当试验一下。成功了,他有功劳。失败了,他改过来也没损失,这不就得了?”

    小苏建议:“如果发个文就更好了,没有文件,有个批示也行。现在,就这东西管用。”我听到这里,觉得小苏这人没走官场,如果走官场,他肯定会很成功。

    “如果这能够实现的话,我只需要掏出网络费用,建立一个小的机房,每个教育建立一个投影装置,一台电脑,几个维护人员就行,前期投资三百万,就可以解决问题,对不对?”

    小苏说:“还得把每年的运行费用算进去,设备维护,私立学校的费用,人员费用,每年,起码维护这一块,得加两百万吧?”他想了想,说到:“不过,两百万,对李哥来说,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,承担得起。”

    “关键是,万一成功了,我是说万一”李茅激动起来:“那我就算这一生只做成了这一件事,我就对得起自己,对得起老师,对得起孩子,对得起我的父亲了”。

    “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”我问到:“我是指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你的人生,另一方面是指你办的这种教育。”

    李茅想了想:“我成功的标准,从人生来说,起码我自己幸福,并将这种幸福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。也就是说,我能够在别人幸福的路上,做过一些好的影响,人生就有意义了,就成功了。要说这个教育成功的标志,还是靠硬指标。先不说改变穷孩子命运这些大话,只想说一本率明显提高,二本率占半数以上,最终,再考出几个清华北大,对不对?”

    当然,硬指标,是理工男最在意的。他们数学好,喜欢用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。

    但他这段话给我冲击的,更多的是第一句话。人生的意义,在于影响更多的人,好的影响,就是好的人生。

    妍子所谓的做功德,那是她自发的善心,出自于天性。但像李茅这样,将善心做成事业,那就是出于某种自觉了,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。

    可怜,我读了更多的圣贤书,却在境界上,根本没有李茅的高度,连小苏也赶不上。

    小苏说到:“我没你们有钱,但是,我要努力挣钱。李哥,如果你的试验成功了,我也要学,到时,有事找你们临时借点资金,你们可得满足我。”

    李茅说到:“我先趟一趟吧,你们要搞的话,我来支持,我们三个都是从穷地方出来的,我们今后挣了大钱,可以像庄哥所说那样,成立一个基金,推广我们的设想。放心,小苏,我不怕给你借钱。甚至,你如果要干这种正事,我在咱们手机公司的股份分工,都可以借给你使用,前提是,你能不能在你那学校里,产生北大清华生呢?”

    “难!我们学校,历史以来就没出现过这种学生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,你不想开创历史?”李茅这样问,明显显示出了他有点难以自持的兴奋。

    当我们晚餐结束,各回各家的时候,我们在酒店门口告别,我们一起面对着嘈杂的大马路,停顿了一会。我忽然觉得,这街上的某行人、街角的某个灯、店铺里的某个伙计,仿佛与我有关。在这烟火气十足的闹市,各种响声亲切,一种希望引领下,我仿佛听到了交响曲的节奏,和谐而宏大,优美而激动人心。

    我重新回到了当年第一次到北京时的状态,有某种说不出来的希望和期待,也有某种在喧嚣中跳动的情怀。但是,当年,这种情怀是盲目的,而现在,这种情怀仿佛有了一些寄托,仿佛催着我的脚步,向某个光明的地方前行。

    我们三人,没有什么礼貌的告别,只是相互看了一眼,眼神中的火花明显,彼此心照不宣。

    我记得某本书上说过,人生本无意义,但总给它寻找点意义,才会让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。

    开车回家,才想起,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要到酒吧看看。

    北京的道路,如果你错了一个路口,得好久才能转得回来。但此时,我心里根本没有焦急或者烦躁,仿佛有一个暗藏的使命,让我心理踏实起来。

    当车子在邻近商场地下停车场停下,我故意没乘电梯上去,步行出了停车场。与安静的地下室相比,外面街道的声音和色彩几乎是扑面而来的。

    远远已经望见酒吧了,我听见身边有声音传来。这是一个中年保安,正座在收费亭边上,用手机在看电视,我记得那个电视剧,那是《士兵突击》。这中年男人也许当过兵,也许曾经和许三多有一样的情感,也许有王宝强曾经的经历。

    我路过时,在这巨大的喧嚣中,仍然清楚地听到,他手机里传出的台词:“有意义就是好好活,好好活,就有意义。”